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坐享其成   轻松办公
——还您一个轻松自然的工作心情
your work in a relaxed and natural in the mood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让姓名和头衔自己说话——新闻报道中人物称谓使用的技巧
来源: | 作者:bianjiao | 发布时间: 2016-01-04 | 15524 次浏览 | 分享到:

让姓名和头衔自己说话

——试论新闻报道中人物称谓使用的技巧与艺术


作为新闻要素的五个“W”,Who(谁)是不可或缺的其中之一。因此,一篇合格的新闻报道,在处理人物(无论是讲述新闻事实者还是评论者)的姓名与称谓时,必须做到严谨、真实,这一点勿庸置疑。除此之外,合理、巧妙地选择不同的称谓和头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新闻的价值,甚至是画龙点睛。


然而,出于对所谓的时效性的一味追求,一些应当十分严谨的新闻要素被不少记者和媒体所放弃,这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Who”。本文以近期一些纸质媒体刊发的新闻报道为例,分析不全面的“Who”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力图探讨使用人物头衔与称谓的技巧与艺术,以及它们对新闻价值提升的作用。


实化人物姓名,是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市民张先生说”、“社会学者李教授认为”、“一位专家表示”……随便翻翻手头的报纸,经常都可以见到诸如此类的表述。


不可否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模糊人物姓名是必要的。但现实情况是,许多记者为了“省事”,往往将不该模糊的名字(例如讲述新闻事实的人的姓名)都隐去了,有些干脆就生编硬造。这种做法不但严重损伤了新闻的真实性品格,甚至会使报道失去意义。


人物须经得推敲


新闻的第一课就是真实性,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都经得起核对。但显然,“市民张先生”这样的人物是经不起推敲的——不说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个小县城恐怕都不止几万个“张先生”吧!一篇通篇都是张先生、李小姐而没有具体姓名头衔的报道,哪怕是亲自采访的,也容易给人造成“记者在造假”的印象——有些确实就是记者杜撰出来的人物。


批评须指名道姓


再来看2005年5月17日江苏《现代快报》的一篇报道——


只为没能尽快喝上一杯水,乘客周某昨天在飞机上对空姐大声呵斥说:“瞎了你的狗眼……”并将开水泼到其身上。据了解,现年50岁的乘客周某系昆明某学院的一把手,正厅级干部,此次是来宁参加会议。


某学院到底是哪个学院?周某到底叫什么名字?如果这两个信息完整真实地公布出来,该文无疑将是一篇冲击力极强的舆论监督报道。可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篇要素十分模糊的文章,更像是讲故事而非报道新闻——社会无法对“周某”进行道德制裁,读者读完之后充其量就是“哦”一声,即使义愤填膺也找不到谴责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