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坐享其成   轻松办公
——还您一个轻松自然的工作心情
your work in a relaxed and natural in the mood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校对的两种功能
来源: | 作者:bianjiao | 发布时间: 2016-03-29 | 18053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铅排时代,手写书稿都须通过拣字排版,再打出校样。因为拣字排版容易发生错漏,而且差错率常常高达20‰以上,“校异同”就显得特别重要。校对必须通过“校异同”,发现并改正拣字排版错漏,从而保证原稿不错、不漏地转换成印刷文本。因此,“对原稿负责”就成了校对的首要任务。


如今的电子书稿,无须重新拣字排版,可以直接进行版式转换,编辑发排文本与传统的“原稿”有了很大的不同。现代的编辑发排文本和校样的异同,有点类似传统的一校退改样和改后打印的二校样,两者的“异”即编辑用红笔在打印稿上的修改,只须用“核红”的方法,就可以把“异”(改版时的漏改和错改)猎获。其他的错误,都是以“同”(校样与原稿同)的形式隐藏在字里行间的。


《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这样分析现在的原稿和校样:


现在,……多数作者交给编辑的不再是手写书稿,而是一块磁盘,磁盘打印稿将传统的原稿和校样合二而一了,也将录排差错与写作差错合二而一了。编辑在磁盘打印稿上加工,排版人员根据编辑的加工修改磁盘稿,再按照版式设计要求进行版式转换,打印出来的就是校样。这个校样除编辑加工修改的部分和版式以外,与磁盘稿并无二致。因此,校样上可能存在5类差错:(1)作者录入差错;(2)作者写作错误;(3)编辑错改;(4)排版人员修改磁盘稿时的漏改、错改;(5)版式转换过程可能发生的内容丢失和错乱。这5类差错除第4类、第5类两类差错可以用核红、对校方法发现外,均以是非形式隐藏在字里行间。校对主体实际上是进行“无原稿校对”操作,通过是非判断发现差错。


《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还指出,现代校是非有5个方面的任务:(1)发现并改正常见错别字;(2)发现并改正违反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量和单位等使用的国家规范和标准的错误;(3)发现并改正违反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律的错误;(4)发现并改正事实性、知识性和政治性错误;(5)做好版面格式规范统一的工作。这5个方面的错误,都是“有心之误”,都是用机械比照发现不了的差错。


校对客体的上述变化,对校对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对工作必须重新进行校对功能定位。《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在分析校对客体的变化之后提出:“校是非”上升为校对的主要功能。


校样上“无心之误”与“有心之误”的此消彼长,是写作方式、编辑加工方式和出版方式变化的必然结果,校对方式如果不跟着改变,仍然坚守“以校异同为主”和“对原稿负责”的信条,图书成品差错必然大幅度增多。所以,校对功能必须调整,向以“校是非”为主发展;校对理念必须转变,树立“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