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坐享其成   轻松办公
——还您一个轻松自然的工作心情
your work in a relaxed and natural in the mood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新闻伦理2013年报告
来源: | 作者:bianjiao | 发布时间: 2015-09-08 | 20181 次浏览 | 分享到:

  

十、虚假新闻 亟待遏制

  

作为以追求真相为使命的新闻业,新闻失实问题依然严重。由于《新闻记者》杂志已于2014年第一期发布了《2013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在这里,只简单将2013年虚假新闻的总体形态、特点做个梳理。

 

第一,2013年虚假新闻呈高发、频发,涉及媒体广的态势。根据我们的数据库资料,2013年造成全国重大影响的虚假新闻有30余条,数量远远高于往年。涉及报道虚假新闻的媒体中不但有地方媒体,也多次出现了中央级媒体,一些原本拥有良好专业声誉的媒体也陷入新闻失实的泥沼。

 

第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虚假新闻的重灾区。2013年许多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账号多次转发虚假报道,大面积传播、集体沦陷的窘境一再出现。

 

第三,多条有重要影响的虚假新闻以社会道德为主题。比如长春老人菜市场晕倒 178人无视跨过、深圳“最美打工妹”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中国好宝宝”为晕倒清洁工撑伞、老汉约女网友开房见面才知是自己儿媳、丈母娘婚宴上送400万元宾利轿车、北京街头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反遭索赔等等。这反映了国人对社会道德议题的敏感与纠结。虽然有些虚假新闻炮制者、传播者以传播社会“正能量”为自己辩护,但一旦违背新闻真实原则,虚假的“正能量”反而会对社会信任、社会道德造成更大的伤害。

 

第四,有图无真相现象日益突出。比如长春老人菜市场晕倒 178人无视跨过,是根据现场监控视频采写的稿件,但是因为监控探头有死角,未能反映旁边热心群众始终守护老人的真相;北京老外好心扶大妈反遭遇“碰瓷”的新闻首先以图片报道的方式流传,但是调看警方视频资料,却发现实际情况是外国小伙的确碰撞了大妈,且态度蛮横出言不逊……这些问题提醒我们,即便是掌握了富于现场感的新闻图片、视频,也不能就将其作为真相,忽略记者、媒体的核实责任。

 

第五,商业利益驾驭媒体、欺骗公众的现象仍然严重。比如深圳“最美打工妹”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中国好宝宝”为晕倒清洁工撑伞、外国制药公司天价买中药药方等新闻,都被证实是商业策划、企业炒作。商家以逐利为本,有些媒体以吸引受众眼球为本,两相配合,就让这些媒体心甘情愿成为商家炒作的工具。通过虚假新闻进行自我炒作,其实也违背了商业道德,真相大白后同样会受到消费者的鄙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