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坐享其成   轻松办公
——还您一个轻松自然的工作心情
your work in a relaxed and natural in the mood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提升编辑能力必读——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来源:余光中 | 作者:余光中 | 发布时间: 2021-05-13 | 89201 次浏览 | 分享到:
校对公司,编辑公司

7

动词是英文文法的是非之地,多少纠纷,都是动词惹出来的。英文时态的变化,比起其它欧洲语文来,毕竟单纯得多。若是西班牙文,一个动词就会变出七十八种时态。


中文的名词不分单复与阴阳,动词也不变时态,不知省了多少麻烦。(阿房宫赋) 的句子:「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就这么一个「哀」字,若用西文来说,真不知要玩出多少花样来。


中文本无时态变化,所以在这方面幸而免于西化。中国文化这么精妙,中文当然不会拙于分别时间之先后。散文里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议论未定,而兵已渡河。」诗里说:「已凉天气未寒时」。这里面的时态够清楚的了。苏轼的七绝:「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里面的时序,有已逝,有将逝,更有正在发生,区别得准确而精细。


中文的动词既然不便西化,一般人最多也只能写出「我们将要开始比赛了」之类的句子,问题并不严重。动词西化的危机另有两端:一是单纯动词分解为「弱动词+抽象名词」的复合动词,前文已经说过。不说「一架客机失事,死了九十八人」,却说「一架客机失事,造成九十八人死亡」,实在是迂回作态。


另一端是采用被动词语气。凡是及物动词,莫不发于施者而及于受者。所以用及物动词叙述一件事,不出下列三种方式:

()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 新大陆被哥伦布发现了。

() 新大陆被发现了。

第一句施者做主词,乃主动语气。第二句受者做主词,乃被动语气。第三句仍是受者做主词,仍是被动,却不见施者。这三种句子在英文里都很普遍,但在中文里却以第一种最常见,第二、第三种就少得多。第三种在中文里常变成主动语气,例如「糖都吃光了」,「戏看完了」,「稿写了一半」,「钱已经用了」。


目前西化的趋势,是在原来可以用主动语气的场合改用被动语气。请看下列的例句:

() 我不会被你这句话吓倒。

() 他被怀疑偷东西。

() 他这意见不被人们接受。

() 他被升为营长。

() 他不被准许入学。


这些话都失之生硬,违反了中文的生态。其实,我们尽可还原为主动语气如下:

() 你这句话吓不倒我。

() 他有偷东西的嫌疑。

() 他这意见大家都不接受。

() 他升为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