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坐享其成   轻松办公
——还您一个轻松自然的工作心情
your work in a relaxed and natural in the mood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编辑“精神病案例”报道时需要“关怀”
来源: | 作者:bianjiao | 发布时间: 2016-03-31 | 11476 次浏览 | 分享到:

菜花黄,疯子忙,这是一句古语了。很明显,这是古代对于精神病的认识不多,至少分类没有现在这么明确。人们对于精神疾患也有一定的歧视态度,所以才笼统地管这一类人都叫“疯子”(或叫“神经病”)。


在医学发达如今的21世纪,平时,我们可以发现,新闻报道对大多数疾病如癌症的患者,都会表现出同情,并褒扬他们与疾病抗争中所表现的坚强精神。


但常常对精神病患者会表现出回避、淡漠,甚至嘲笑

研究显示,社会歧视是影响精神疾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精神病人因病产生耻辱感而“讳疾忌医”,并且在病愈后回归社会时屡受排斥。媒体在精神卫生知识传播中的作用犹如“双刃剑”:一方面,媒体是公众获知精神卫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媒体未能准确报道也是造成公众歧视精神疾病患者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开展大众精神卫生干预活动时,都将媒体视作重要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在开展世界卫生组织资助课题《建立融消除歧视和家庭支持为一体的精神病康复模式》研究时,将“媒体在消除精神病歧视中的作用”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课题组主动邀请媒体一线的记者共同参与研究,对我国主流报纸精神病报道中的歧视现象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文本分析。同时,通过对上海40名卫生记者的调查和培训,试图找到影响报道质量的原因,促使媒体在消除对精神病的歧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卫生专家与媒体联手开展公共卫生干预策略的研究和制定,显然比任何一方的“闭门造车”更有意义。

  
联合国艾滋病项目执行主席彼得·派特博士曾经说过:“当涉及艾滋病时,记者的影响比医生的影响更大。”这句话对精神病同样适用,尤其在精神卫生日益受到全社会重视的时候。
  
媒体眼中的“肇事者”和“受害者”
  
为了评估精神卫生的报道质量,课题组首先对国内主流报纸有关精神卫生方面的报道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新闻检索以中国大陆各省(直辖市)省级或省会城市晚报或都市报及一家中央级报纸的电子版为对象,因有些报刊检索系统不完善,最终有20个省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江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河南、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广东、海南)的晚报或都市报和一家中央级报纸被纳入检索范围。由于民间一般以“精神病”代指各类精神疾病和患者,因此选择“精神病”为检索关键词,检索日期范围从2005年9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
  
统计分析方法上,先由一位研究者对检出文本根据内容进行初步整理和归类,然后再由另外3名研究者确认和进一步分类,对于分类意见不一致者经讨论后决定。检索资料除简单的定量描述外,着重采用主题归类等定性方法进行分析。
  
经分析总结,我国报纸在报道精神疾病及其患者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报道内容以描述精神病患者肇事和提供医疗服务信息为主,但视角逐渐深入和多元
  
检索信息显示,这一年共有1939篇与精神病相关的报道。内容涉及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报道314篇(16.2%,医疗服务信息313篇(16.1%),病人状况285篇(14.7%),以精神病人为对象的影评、书评和幽默笑话183篇(9.4%),转载或报道国外相关内容250篇(12.9%),精神卫生相关政策95篇(4.9%),一般心理问题关注78篇(4.0%),其他或与精神病联系较少的内容421篇(21.7%)。
  
以上数据表明,对精神病患者的报道以负面题材居多,同情较少,正面描写他们积极战胜疾病的报道更少。此外,虽然有不少精神卫生方面的医疗服务信息,但真正关注精神卫生发展现状,有利于相关服务开展的信息比较少。
  
值得关注的是,精神病患者的权利正逐渐受到媒体关注。有关精神病人是否该享有平等结婚、就业、教育、出行和娱乐权,以及涉及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医疗保险和强制收治的法律程序等问题的文章共有114篇,占5.88%。还有部分新闻媒体开始把视角聚集在患者、家属以及精神卫生工作者受歧视的状况。
  
二、媒体在报道精神病患者群体时,虽然极少出现语言和立场上的主观歧视,但客观传播效果以负面形象为主
  
文本分析发现,绝大多数报道对精神病者群体并无主观故意歧视,但是对其行为“具体客观”的描述却形成了该群体的负面形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4个:
  
1.详细描写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如“惊天血案”、“劈死男友”、“挥舞铁铲”等。
  
2.医学专业概念模糊不清或错误。如将“神经病”与“精神病”的概念混淆;“从‘心理障碍’逐渐变成了‘精神分裂症’”;“因精神病症导致杀人”。
  
3.使用社会性歧视语言。如武疯子、傻人、怪异、特殊、神经错乱等词频频出现。
  
4.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专家、患者及家属的声音较少。报道中很少有对专家的第一手采访,除了少数几篇(10篇)描述患者及家属遭受歧视的经历外,描述如何获得治疗、如何积极控制疾病、如何康复等个人体验方面的信息几乎没有。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评价多数来自第三方,如路人、警察、朋友或同学,很少听到家属或患者的心声。
  
三、报道中的精神病人主要以“肇事者”和“受害者”的形象出现
  
分析发现,无论是消息、影评、书评还是转载国外新闻,报道中的精神病人主要以暴力、危害公共安全、言行紊乱、脏等形象出现(701篇,36.2%),内容较多,篇幅较大,描述较详细。精神病患者还经常成为幽默笑话的主角(46篇,2.4%)。
  
与此同时,精神病人的命运也是报纸关心的话题。精神病患者被杀、被骗、被弃、被强奸、被关锁、自杀/自残、走失等内容的报道有118篇,占6.1%。

专业知识的缺乏影响报道质量
  
为了进一步寻找影响精神卫生报道质量的原因,课题组编制了媒体工作人员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记者对精神疾患的知晓度、对精神病人的印象、报道态度和方式,以及报道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等。共有40名上海从事卫生报道的一线记者自愿参加调查。结果显示:
  
一、记者对精神卫生知识了解较少。大多数被调查者(68.6%)只是在采访过程中接受过相关知识的介绍,有较系统了解的比例仅占11.4%,还有近20.0%的记者似是而非地了解一些相关知识。83.8%的记者认为需要尽早治疗精神疾患,但有10.8%认为只有非常严重的时候才需要到专业机构治疗。
  
二、记者对精神病患者群体的既有印象不佳。有18人(45%)提及了可怕、失控、疯狂、性格极端、暴力等负面词汇,16人用较中性的词汇进行描述。
  
三、记者在报道内容方面的关注点不够均衡。对新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最感兴趣(87.5%),其次是患者的生存状态、权利和法律问题(57.5%)、精神病的致病机理和治疗进展(50.0%),对社会对精神疾病和患者的态度和评价等主题关注相对较少(35.0%)。
  
四、记者在报道时援引的语言有所偏颇。有意识引用专业人士的语言,“有时候引用”和“大多数时候引用”的比例为91.7%。精神病患者或家属的语言引用较少,只有41.7%“有时候引用”。大多数记者(63.9%)对患者持同情的态度,希望能通过舆论帮助患者,对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持就事论事、客观报道态度者占36.1%。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调查中对专家语言的有意识引用,与上述文本分析中鲜见专家语言的结果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表明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接触专业人士的渠道仍有待拓宽。
  
五、记者在问卷调查中表示出增加精神卫生知识的愿望。希望专家系统全面介绍精神疾病知识的受访记者占87.0%,但由于“专业人士难找,无法获得科学信息”、“社会不重视,知识普及太少”、“专业性太强”等原因阻碍了相关知识的有效获取。此外,记者还提出了一些采访中面临的技术和伦理障碍。如,病人及家属不愿接受采访;媒体从业人员自身对精神病存在错误认知,难以客观报道;处于增加报道影响力和可读性与尊重病人两难等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消除媒体“精神病歧视”的对策建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提高精神卫生报道的质量,促进公众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澳大利亚政府组织该国报纸、广播、电视协会和国家精神卫生促进干预工作协会等专业机构,制定了《自杀和精神疾病报道手册》(SuicideandMentalIllnessintheMedia)。该手册针对精神报道的各个环节,向各相关利益方如媒体、医疗机构等精神疾病患者等提出了详细的建议。美国也有类似的报道指南。结合我国精神卫生报道的现状,本文就提高报道质量提出如下建议:
  
一、专业医疗机构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媒体的互动,提供准确和通俗的精神卫生知识
  
1.为媒体提供专业支持
  
媒体工作人员调查结果显示,对精神卫生知识了解不够,是造成媒体精神病歧视的最大因素。而专业卫生机构是记者获得相关正确知识最直接和最经常的途径。因此,加强专业卫生机构和卫生记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是消除对精神疾病和患者歧视的重要内容。
  
专业卫生机构要鼓励专家接受媒体采访,为记者提供相关的知识、技术和观点支持。在突发群体性心理健康事件时,主动借用媒体的传播优势,为公众解疑释惑。比如汶川大地震时,一些心理专家主动向媒体提出有关心理问题的报道意见就是良好的范例。专家还可以通过写专栏、担任相关影视节目嘉宾等方式,直接面对受众。
  
为了避免因不了解媒体运作方式而误导记者和受众,建议专业卫生机构设立新闻联络人制度。新闻联络人应该具有精神卫生知识,并了解媒体的运作方式,以帮助记者在第一时间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和资源。同时,还可制定针对媒体的报道指南,如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数据、各领域的专家名单等。专业卫生机构还可定期或不定期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介绍精神卫生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
  
2.善用媒体消除公众歧视
  
专业卫生机构应利用媒体的传播优势,制定相关的精神健康促进策略,向大众传播正确的知识和观念。比如抓住“精神卫生日”等重要节点加强宣传。
  
二、媒体报道精神卫生问题时要注意准确、平衡和善意
  
1.避免使用可能导致对精神病患者歧视的语言
  
不要使用诸如“歇斯底里”、“疯子”等词语描写精神病患者。
  
精神疾病有很多症状及不同的程度,不要以“精神病”一以概之。
  
大多数精神疾病是可以治愈的,避免使用“一辈子完了”等词来形容精神疾病的危害。
  
避免想当然地将精神病人与暴力、低能联系起来。
  
注意保护精神病患者的隐私。
  
2.多一些对精神病患者战胜疾病的正面报道
  
媒体应该将视角从精神病患者对社会的危害转移到他们的生存处境上,更多地反映精神病患者的心声。正面报道,特别是名人案例,能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比如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关于战胜抑郁症的现身说法,就对公众了解这一疾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报道精神疾病问题时,应尽量向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比如在报道中,提供专业医疗机构的热线电话、相关知识网站等。
  
三、加强媒体自律和相关新闻伦理的教育
  
一些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为消除对精神疾患的歧视,通过一些独立观察机构和网站发布媒体报道监测报告,以监督和纠正媒体报道中的不良行为。在我国对媒体的外部监督机制尚不健全的现状下,建议通过加强媒体内部报道规则自律、宣传管理部门阅评监督,及在大学新闻专业伦理教育中增加相关内容等方式实现。(本文转自网络,未见署名。如作者看到此文,请联系本微信号)

中文编辑校对网
上海编校工作室
帮您 编辑 校对 润色 审读

网址: www.bianjiao.net

主编微信(QQ)号:826540293

加好友,请注明:地区 职业 姓,以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