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答题能够极大地调动场上气氛,但能否有机会回答,在每个参赛队都知道答案的情况下,完全取决于按抢答器的速度。而其中的快慢差别往往不到0.01秒,这么微乎其微的差异,看似公平实则并不公平,能否抢到多少有点“碰运气”,未抢到的代表队总会留下些许遗憾。为了使比赛能够做到最大程度的公平、公正,这次比赛的抢答题有难有易,基本上各占一半。例如,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的题目,相对比较简单,各个参赛队都踊跃争按抢答器。难度大的题目除非碰巧是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否则可能要经过思考才能答出甚至经过思考也未必能答出,选手不敢轻易按抢答器。最后几道抢答题就是类似的情况,一开始都犹豫了一下,但最终所有的题目很快就被抢答且都答对了。特别是最后两道找错别字的题,“平民误植”应为“手民误植”,“陆虞侯”应为“陆虞候”,这是两个少见且常被用错的词,都被抢答成功,充分展现了选手的过硬实力和扎实功底。
大赛对提高报刊编校技能的启示
本次大赛已经圆满落幕。通过出题和观摩比赛,我对如何提高报刊编校能力和进一步办好类似比赛有一些思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首先,要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及新闻舆论工作的各项政策法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承担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报刊工作者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会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一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的重要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真正领会这些讲话的精神实质和原则要求。此外,还要学习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其次,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报刊编校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每编辑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可能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如何把其中可能存在的一切差错“挑”出来,完全靠平时的积累。报刊工作者不仅要当“专家”,而且要力争成为“杂家”。可能有人会说,各种知识浩瀚无边,对于个人来讲是不可能穷尽的,而且,现在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新知识层出不穷,没有谁能成为真正的“活字典”。虽然实际情况如此,但并不表示我们就可以无所作为。报刊工作者一定要有一颗求知、求真、求实之心,努力扩大自己的涉猎面,对于常见的历史和地理等百科知识,平时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积累,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对于易混淆的字词、常用错的成语、标点符号的用法、数字用法、新华社发布的禁用词等,一定要牢记在胸。“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注重日积月累,比赛时才能胸有成竹,以“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