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坐享其成   轻松办公
——还您一个轻松自然的工作心情
your work in a relaxed and natural in the mood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稿件隐性差错的防范
来源:中文编辑校对网 | 作者:bianjiao | 发布时间: 2017-03-16 | 7703 次浏览 | 分享到:

1.45万平方米,解决了约2075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计算一下,户均约7平方米,这个数据明显有问题。另外,2075户是准确数据,前面就不能用“约”,这是数据与数据之间以及数据与文字之间的关系不清楚(中文编辑校对网:上文环卫工人例也是数据差错)。由此可见,校对遇到数据时,一定要放慢校对速度,亲自算一算,就能把这类隐性差错消灭。

 

笔者以为,消灭新闻稿件隐性差错有以下几项措施:

 

首先,要努力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广采博纳,这是消灭隐性差错的基础。校对人员要广泛涉猎历史、哲学、地理、科技、法律、经济、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力争将自己锻造成为一名“杂家”。日常工作中要注重积累,将各种容易忽视的隐性差错备录在案并熟记于心。

 

新式语言词汇在不断增多,这要求校对人员不断充实知识储备库。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要参考最新出版的文字资料,使每一次的改正都有理有据。

 

中央及地方政府的一些新提法,要及时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如果对这些新提法学习不到位,就不能把国家及地方政策准确及时地传达给民众,舆论导向就会出现偏差。

 

其次,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新闻行业的特殊性,校对工作往往需要在夜班完成。夜班不论是对工作人员的身心状况还是工作环境,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加之校对工作相对枯燥、校对任务大量而繁琐,校对人员的身心状态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校对质量便难免有好坏之分。故此,一名优秀的校对员,必须做到莫贪虚名、耐得寂寞;不厌其烦、持之以恒;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严谨细致、平衡稳定。

 

再次,要具有质疑精神。校对人员对任何新闻稿件都应该大胆质疑、小心求证,不盲目迷信原稿与权威。例如新华社电子稿件出错率很低,有人遇到电稿时便一瞥而过,孰知权威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笔者就曾多次校检出新华社电稿中的错误。毕竟在快节奏的新闻工作中,差错是难以避免的。遇到疑问或似是而非之处时要敢于质疑、处处留心,思考出错的原因,是因为记者录入文字错误,还是编辑的粗心大意所致,要多问为什么。要充分利用工具书、网络查阅质疑之处,必要时致电询问采访人与被采访人或有关专家学者。(作者薛来,中文编辑校对网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