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坐享其成   轻松办公
——还您一个轻松自然的工作心情
your work in a relaxed and natural in the mood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笔误可以有,新闻不可“差不多”
来源: | 作者:bianjiao | 发布时间: 2016-03-16 | 11339 次浏览 | 分享到:

迈克尔·舒德森在《新闻社会学》一书(华夏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中说:“新闻业是生产和传播有关公共利益的重要事实信息的活动或实践。它由定期发布时事信息或评论的机构进行,以真诚的态度为分散的广大受众呈现真相,从而获得公众的关注。”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语词是“真诚的态度”,真诚带来真相,这是没错的;可我们现在有不少媒体人士,用的是“马虎的态度”,弄出的是“差不多”新闻,差不多就是那个意思,让读者马马虎虎看看,差不多了解个大概就算了。


在全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接触面广了,见的差错多了,有时确实是“见怪不怪”、“见错不怪”;但这确定是受众的容忍度高了吗?不见得。笔者所在的媒体,不久前推出一个与档案馆合办的栏目《档案时空》,其中有篇长文因记者的笔误,把一个屡次出现的历史人物的名字在一处弄错了一个字,就被眼尖的读者发现了,读者直接打电话到档案馆投诉,一顿猛批。


要让媒体毫无差错,这的确不太现实。笔误真的难免,但要努力避免。我本人写作还是比较认真、真诚的,但一定会有笔误之类的差错,最后是认真的编辑帮助揪出错误。在我看来,媒体从业者的笔误可以有,但新闻不可“差不多”。追求新闻报道准确、真实,恰是一种媒体正义。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零差错”做不到,也要竭力奔向“零差错”的目标——虽不能至,努力追求之。笔者在此结合若干实例,分析“差不多”新闻为何屡屡出现,以期“差不多”新闻越来越少。


不认真不敬业,让“差不多”新闻如同割韭菜


微信圈里最近流传着一篇集纳媒体文字差错的文章,标题很醒目——《一字枪毙总编》(中文编辑校对网注:此文为我们微信公众号2014年首发,原文刊载于中文编辑校对网论坛,是网友智慧的结晶。现已移至公众号“中文编辑校对网”下边“编校常识”栏目)。其中说到,有份报纸的图片说明是:“图为美国小总统布什。”这“美国小总统布什”与“美国总统小布什”好像“差不多”哈。再有一个例子是,汶川地震发生后,河南某报在评论中把“祖国万岁”错成了“祖国万死”。“万岁”与“万死”,虽是一字之差,却差大了。还有一个例子,有家报纸发了一条新闻:《北京申办20000年奥运会》,这可是万年之差,差距够大的。


写作、编辑、校勘,各个环节都存在不认真不敬业的状况,就会让“差不多”新闻如同割韭菜,春风吹又生。


这里有个“不认真”案例比较典型:2014年9月14日《京华时报》第10版的报道《班主任索礼谩骂学生被记大过》,说的是教师节到来,黑龙江依兰县高级中学高二十七班学生未买礼物,班主任冯老师极为不满,在班里公然向学生索要礼物并谩骂学生,结果被行政记大过。报道中6次出现冯老师的名字,第一、第二、第六个是“冯超群”,第三、第四、第五个是“冯群超”。这个骂得很“超群”的老师,究竟是叫“冯超群”还是“冯群超”呢?不明白。前后6次出现的名字如果仅有一处出错,那可以看作是笔误,这里错一半对一半,只能认为是不认真了。


出了差错,重要的是端正态度,认真及时地更正。勇于承认错误、更正错误,是媒体应有的操守。坦承“我们错了”很重要。许多世界著名的报纸,都在第二版或其他版面有专设的“更正栏”,发现错误,立即更正。新华社2008年8月13日的一个电讯说:《纽约时报》为48年前一篇评论文章更正了一处错误,百老汇音乐剧《西区故事》1960年再度登台时,《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评论,但将一名演员的名字弄错。直到上月,这名演员向《纽约时报》通告这处错误,报纸才意识到失误。《纽约时报》在8月12日的更正栏中承认,该报将“一名演员的名字说错。他名为乔治……而不是约翰逊”。同一天,《纽约时报》还更正了与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约翰·麦凯恩有关的一个错误:麦凯恩越南战争期间曾是攻击机飞行员,而报纸过去10多年一直称他为“前战斗机飞行员”。


“攻击机飞行员”与“战斗机飞行员”,看起来还真是“差不多”。这细微的差错一旦发现,也应立即更正。


实证意识欠缺,让“差不多”新闻恣意横行


把史实弄准确似乎是件难事。近读杨树标、杨菁教授所著《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抗战时期的蒋介石》一书(华文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见序言提及俞济时所题联语“墓门萎碧草十年汗马念前功,华表接青霄一角湖山归战骨”,仅这里就错了两处:上下联弄反了,“萋碧草”错成“萎碧草”。


另一副联语也有两处弄错——黄绍竑所题写的,不是“浩气壮湖山魂来怒卷江湖白,英名缅袍泽劫后新滋茎草青”,而是“浩气壮湖山魂来怒卷江潮白,英名缅袍泽劫后新滋墓草青”!把“江潮白”错成了“江湖白”、把“墓草青”错成了“茎草青”。这“江湖白”是根本不通的,“江湖”怎么“白”?“江潮白”描摹的是钱塘江大潮。而且,“江湖白”与前面的“壮湖山”,俩“湖”字重复出现,这是不可能的。


而俞济时的联句中,“萋碧草”的“萋”,是芳草萋萋,茂盛的样子;弄成“萎碧草”的“萎”,全反了,萎靡不振,哪能与抗日殉国英烈的形象相匹配!


俞济时时任88师师长,他挥师上海,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自己腹部中弹,受了重伤,全师阵亡将士逾千人。阵亡将士纪念牌坊立于杭州西溪路,距离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前门不远。今年“九三”次日下午,我专门到西溪路,拍了淞沪抗战88师阵亡将士纪念牌坊照片,俞济时和黄绍竑题写的联语看得很清楚。


明摆着的联语,不知为什么,不少媒体都弄错了。浙江某晚报2005年8月1日的报道《八十八师阵亡官兵魂归兮/青山有幸埋忠骨/淞沪抗日1091名阵亡将士镌刻英名》,写的是“华表接青霄一角湖山归战骨,墓前萋碧草十年汗马念前功”。记者将“墓门”错成了“墓前”。


从行文看,该记者是到过现场的:“站在西溪路东端,记者看到牌坊正额书有‘浩气常存’,牌坊背额‘气壮山河’……”神奇的是,这里引用的牌坊正反面横额皆有错:正额所书不是“浩气常存”,而是“浩气长存”;背额所书不是“气壮山河”,而是“气壮湖山”。


2005年11月26日杭州某日报同样对这个事情进行了报道,其中一段是:“昨天,我们来到牌坊下。只见牌坊正额书有‘浩气长存’四个字,背额则书有‘气壮山河’四字,正反面的中柱和边柱分边刻有对联。整座牌坊构件完整,屋顶为庑殿顶,气势雄伟庄重。”好歹把“浩气长存”弄对了,可是“气壮山河”依然是错的,让人怀疑记者并没有到牌坊的背面看一眼。


实证意识欠缺,让“差不多”新闻横行;到实地去“实证”了,却依然弄出“差不多”新闻,这是很奇怪的事。如果说历史学者只凭资料写作,没有去近在咫尺的地方“实证”一下,结果弄错了还情有可原,然而记者明明到了现场,究竟是怎么实证的?眼睛都看什么去了呢?是马马虎虎、模模糊糊、迷迷糊糊看一眼,“差不多”就算了吗?


到了2012年8月12日,《杭州日报》刊出《西湖边的抗战纪念碑》一文,写的竟然是:“墓门凄碧带十年汗马念前功;华表接青霄一角湖山归战骨”。这个错得更离谱,不仅上下联弄反了,“萋碧草”错成“凄碧带”,根本就不通,乖乖。


今人如此没文化,俞济时见了估计很生气。一副实地存在的对联,被弄错的各种版本多年来到处恣意横行,也算一个奇迹。


失去“常识判断”能力,让“差不多”新闻成笑话


许多内容,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只要通过常识判断,就知道其正误。但很遗憾,很多时候不少媒体人士失去了这样的判断力,让似是而非的“差不多”新闻出街了。


2014年9月11日,澎湃新闻网转载《大河报》一个有关“捕捉壁虎涉嫌非法狩猎罪”的报道,说的是河南扶沟县6名农民,到鄢陵县捕捉壁虎1600余只进行销售,涉嫌非法狩猎罪,属特大刑事案。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壁虎虽没有被国家列入级别保护动物,但它属于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科研价值和对环境有益的“三有”动物。我国刑法规定,私自捕捉20只以上野生壁虎,已构成犯罪,50只以上的属于重大刑事案件,100只以上属于特大刑事案件。因此,田某等6人已涉嫌非法狩猎犯罪。除留下少量壁虎作为证据外,民警已将其余壁虎放生。”


从常识判断,我国刑法会规定“私自捕捉20只以上野生壁虎,已构成犯罪,50只以上的属于重大刑事案件,100只以上属于特大刑事案件”吗?这是不可能的事。哪有一个国家的刑法,会具体到规定私捕多少只壁虎构成多严重犯罪的?我国刑法对非法猎捕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对非法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都有概要的规定,至于壁虎,可没有那么荣耀的特殊规定。而普通的壁虎与属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大壁虎”蛤蚧,又有大不同。媒体人士偏爱可爱的小壁虎,当然是可以的,但没必要虚构“刑法规定”来“庇护”壁虎。


像这样的“差不多”新闻,确实会拉低受众的认知水平,媒体由引导者变成了拖后腿者。


还原能力较弱,容易把“远方的新闻”写成“差不多”新闻


《90后成都情侣49天横跨13国/自驾15000公里回家过中秋》,这是《成都晚报》2014年9月6日第5版刊出的一个报道。说的是一对90后成都情侣——杨雨昇与尹丹,自驾一辆吉普车,从英国伦敦出发,横跨欧亚大陆回到成都,事情比较罕见,属于年轻人励志报道,被网络广泛转载。


记者是根据论坛上的图文日记,联系事主采写报道的,不是随车“亲历”;因为还原能力较弱,把“远方的新闻”写成了“差不多”新闻,让国内大多数读者囫囵吞枣了解个大概。仔细推敲一下,报道里的“差不多”就露出来了。


“8月12日,两人计划从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前往阿拉木图,因两座城市之间都没有酒店,两人夜宿沙漠,在24小时内开完了1200公里。”


这里“计划”俩字是多余的,应删去;关键问题是:从阿斯塔纳到阿拉木图,两座城市之间1200公里路途中“都没有酒店”,这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原首都,阿斯塔纳是其新首都,1997年年底迁都。两个新老首都之间,如果全是沙漠,那这1200公里的迁都之路怎么走?只要搜索一下谷歌地图就不难发现,两地之间虽有沙漠戈壁,但途经多个城市,不可能没有住店的地方。换个角度想一想,开通了这么长距离的公路,就算是一路都没有城市,那也有服务区,有旅店可住,这又不是穿越撒哈拉沙漠。国内读者没去走过这条路,来个“差不多”新闻就把读者唬弄过去了?


这篇报道有一小节写的是“3次车坏逼出‘专家’”,其中说:


“经历了两次车子出状况,杨雨昇彻夜研读了发动机说明书,‘硬生生’学会了柴油发动机的构造。第三次在乌鲁木齐出状况,在修车师傅都找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杨雨昇充当起了‘技术指导’,解决了问题。”


这让人以为杨雨昇是一位研究汽车发动机的天才,说明书读一夜就啥都懂了,比修车师傅还厉害。我怀疑这是“差不多”新闻,查阅天涯论坛上杨雨昇的图文日记,原来他说的是:因为修车师傅不太见过这个毛病,于是自己上网逛了英国的吉普论坛,寻找相关病因,“找到四点,总算得出了结论”。这跟“研读发动机说明书”也差太远了吧!


至于记者写作的“发动机”是怎么坏掉的,还需深入研究。 (作者:徐迅雷,《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员、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原文载于《青年记者》2014年10月)


中文编辑校对网网站 ❤ 公众号❤ 客户端给你有营养的信息(☆_☆)
简介
中文编辑校对网
上海编校工作室
帮您 编辑 校对 润色 审读

网址: www.bianjiao.net

主编微信(QQ)号:826540293

加好友,请注明:地区 职业 姓,以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