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坐享其成   轻松办公
——还您一个轻松自然的工作心情
your work in a relaxed and natural in the mood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校对,绝非“找错别字”那么简单
来源: | 作者:bianjiao | 发布时间: 2016-01-21 | 1234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2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一家报纸因两会报道,登了两次更正启事。一次是采访不扎实抢发稿件,基本事实没有核实准确,由记者承担全责;一次是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名字,原稿写成了“袁仁贵”,而且成为大标题见报,记者编辑校对都要承担责任。作为把关的最后一个环节,放过这种常识性的错误,是严重失职的。


某种意义上,常识内容错误相比专业内容错误,对报纸的伤害更大,因为前者的犯错门槛更低,受众面更广。正所谓“办报难免出错,但不能出太低级的错”。所以,校对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思维,猎错排错的逆向性方式


作者校对属于自校,编辑校对属于半自校,共同优势是对稿件内容熟悉,宏观把握到位,共同劣势是由于习惯线性阅读,对个体字符差异等细节关注薄弱,因思维定式而“熟视无睹”、“熟能生错”。这种原因产生的差错,与他们的专业水准和责任心无关,是人认知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然。


专业校对则属于“他校”。不仅是身份上的区别,更是思维方式的区别。校对思维的最大特征是逆向性,以质疑排疑为指引,以猎错改错为目标。编辑思维是正向性,需要校对的逆向性思维进行补充、修正。编辑过程中,正向思维会越来越稳定甚至顽固,形成思维误区,自己很难也不愿变改。这个时候,校对以对立面的角色出现,能够突破编辑的思维定式。


用“哥顿法则”来概括校对的思维方式,颇为贴切。“哥顿法则”是美国人哥顿1964年提出的决策方法,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变熟悉为陌生”,即抛开对事物性质原有的认识,回归到零起点重新认识,从而得出更合理的结论。校对职业的要求,也是“变熟悉为陌生”,必须“多疑、善疑、定疑、排疑”。


编辑读稿是线性的,以句子为阅读单位,特征为“扫视”。校对读稿是点性的,以字、词、符号为单位,特征为“切割”。校对的这种阅读方式,决定了必须逐字逐句细读,一字不能略过。要从字里行间发现错漏,尤其是将原稿与校样比照对校时,阅读的注意力不在“得意”(文意),而在“得形”(字形、符形),在大量的“同”中猎获少量的“异”。校对的思维是双重逆向,既要挣脱编辑的惯性,也要挣脱自我的惯性,需要非常细致、缜密的工作作风。


近代学者叶德辉概括校对的功能“有功古人,津逮后学”。无论新闻理想,还是历史责任,最终都要由具体的文字、扎实的事例、严密的逻辑来讲述。作为一份负责任的主流报纸,不但要培养名记者名编辑,也要培养名校对。这是南都的方向。(作者邹高翔,南方都市报审读校对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