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编辑校对网

致力于文字应用21年。做最认真


中文编辑校对网

倡导“编辑从校对做起,校对向编辑学习”出版工作理念,团结全国优秀编辑校对
致力于文字应用

首届全国报刊编校技能大赛决赛 试卷(三)及答案
来源: | 作者:bianjiao | 发布时间: 2018-04-22 | 97134 次浏览 | 分享到:

答案:

1.“非洲”应为“美洲”,因为印第安人是生活在美洲的土著,而不是生活在非洲。

2.“《齐民要术》”应为“《农政全书》”。《齐民要术》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贾思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学著作。徐光启所著应为《农政全书》,是与《齐民要术》齐名的一部农学著作,两书并列为我国古代农学著作的两大丰碑。

3.“鸡卯”应为“鸡卵”。

4.“万厉”应为“万历”。

5.“挤身”应为“跻身”。

6.“正月16”应为“正月十六”。

7.“又能稳居京都特产之位”应为“却能稳居京都特产之位”,此处表达转折之义。

8.“皇族贵胃”应为“皇族贵胄”。

9.“泊来品”应为“舶来品”。

10.“飘洋过海”应为“漂洋过海”。

 

2.下面这段话中,存在10处文字、词语、语法、数字用法和知识性错误,请在错误之处下面用横线划出。

当前,最让大学生趋之若骛之事似乎早已不是就业,而是创业。近年来,在国内的许多高校,大学生创业营的人气超过了大部分社团组织,大学生创业的汹涌趋势似乎已是狂澜势不可挡。而且,一个无奈的事实是,所有关于大学生掀起火热创业潮的新闻报道都不由自主提到这一现象背后的大环境: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大学生创业者数量因此随之增加。这释放出了一个可悲的信号。

众所周知,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上涨。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大学毕业人数高达749万人。对于每年7百万以上的职场新人,市场显然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来消化他们,相反,不少公司在近年都进行了大规模裁员,精减企业结构,控制人力成本。这无异会进一步推高失业率。当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共同出现的时候,按照经典的经济学定义,既是经济滞的出现,换言之,是经济萧条的开始。在经济不景气,市场供给与需求下降的艰难时刻,我们谈论大学生的就业,话语间似乎有种破釜沉舟的悲剧色彩。

当创业已经沦落到成为就业率偏低的一个逃避的出口时,这不仅是创业者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答案:

1.“趋之若骛”应为“趋之若鹜”,“鹜”是一种野鸭。

2.“而且”应为“然而”,此处不是递进关系,而是转折关系。

3.“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显然,此处应该用“不约而同”。

4.“7百万”应为“700万”或“七百万”。

5.“精减”应为“精简”。